或支持L3級自動駕駛,全新奔馳C級有望2021年亮相

時間:2019-09-30

來源:騰訊網

0

導語:日前,有海外媒體曝光了奔馳全新C級的最新諜照。據外媒稱,底盤代號W206的新一代C級將移植全新S級的Drive Pilot系統,并有望支持L3級自動駕駛功能,而相關硬件將為“自動代客泊車”功能提供支持。

   日前,有海外媒體曝光了奔馳全新C級的最新諜照。據外媒稱,底盤代號W206的新一代C級將移植全新S級的Drive Pilot系統,并有望支持L3級自動駕駛功能,而相關硬件將為“自動代客泊車”功能提供支持。

  不僅如此,除了外觀內飾全面革新等“常規戲份”外,新一代C級還有望推出跨界旅行版,并與奧迪A4 allroad展開競爭,同時也將進一步提升48V與插電混動技術在全家族中的出鏡率。按照計劃,奔馳新一代S級或在2020年登場,新一代C級則緊隨其后,預計于2021年正式亮相。

  激光雷達加持,“L3”登場

  從外媒報道來看,具備L3級自動駕駛能力的全新Drive Pilot,將伴隨2020年問市的全新S級一同登場,并“下放”至2021年亮相的全新C級車型中。

  得益于遠程激光雷達、超聲波雷達以及源自韓國LG的新型立體攝像頭等核心硬件,全新Drive Pilot可將車輛的自動駕駛最高時速提升至128km/h,同時具備“啟停”功能的自適應巡航系統的工作上限將拓展至209km/h,并可根據限速標識自行減速,且支持主動并線、車道保持、自動緊急制動和交叉路口制動輔助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外媒還表示,新一代C級的硬件能夠為自動代客泊車功能提供支持,該功能由梅賽德斯與博世合作開發,并能夠讓車輛在智能手機APP的“遙控”下,自行完成泊車操作。

  目前,“自動代客泊車”已在奔馳博物館中試點運行,并計劃在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中國研發中心展開進一步測試,不過該功能仍需借助停車場內部的傳感器硬件支持,是否會在新一代C級上普及仍需觀望。

  或沿用新S級內飾設計方案

  從此前曝光的新一代S級內飾諜照來看,迭代車型的內飾造型風格將沿襲全新S級,將中控屏下移且屏幕尺寸進一步增加,同時空調面板有望“獨立”并采用觸控操作。此外,從方向盤前部的“凹陷”來看,新車將提供尺寸更大的投射式HUD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現階段曝光的諜照信息,新車或取消前排觸控板設計,不過方向盤上的觸控滑塊有望保留。而內嵌系統則為MBUX的最新版本,參考中期改款的GLC,基于前視攝像頭、地圖數據和AR技術的“實景穿越導航”功能,有望在新車上見到,該功能可在導航界面中呈現結合實際景物的岔路提示,便于駕駛員理解導航信息。

  1.5T/2.0T或是主力,48V進一步普及

  綜合目前信息,奔馳新一代C級將基于MRA2模塊化后驅平臺打造,并采用較現款更高級別的電子架構,部分地區還可選裝空氣懸掛系統。

  外媒稱新車將搭載四缸汽油與柴油發動機,參考目前國產C級車型,M264系列1.5T與2.0T發動機或仍是主力,且二者均具備搭載48V系統的能力,采用1.5T版本的“200”和“260”,最大功率與扭矩或分別為115kW/250Nm與135kW/280Nm,“300”車型或首次搭載帶有48V技術的M264。

  采用EQ Power插電式混合動力的車型,當前信息仍較為有限,不過有報道稱,更新的插電式混動系統,將可純電行駛100km。此外,AMG C43有望搭載帶有輕混技術的3.0T直列六缸發動機,C63將沿用4.0T V8發動機,而C63 S或可輸出550馬力,并提供具有漂移模式的四驅系統。

  至于外觀,采用最新的家族化設計是必然,值得期待的是,新一代C級或將推出跨界旅行版車型,并具備一定的全地形能力,上市后將與奧迪A4 allroad展開競爭。

  小結:

  在車云菌看來,除了“沒懸念”的外觀,科技配置即將與全新S級同步的換代C級,將給我們更多驚喜,從支持“L3”的全新Drive Pilot到實現自動代客泊車,奔馳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初期成果也將逐步落地。同時參考奔馳公布的戰略,擴大PHEV車型陣容之余,純電動車型數量也將增加,且奔馳希望到2025年,純電動車銷量占比可達15%-25%。也可以說,新一代C級的亮相,將成為奔馳電氣化、數字化和自動化發展進程的新節點。

  當然,奔馳C級、寶馬3系、奧迪A4三位老對手間的競爭也會越發激烈,至少眼下的全新3系需要“新C”有備而來。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