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軌道交通技術專家,楊穎有一個職業習慣,每到一個國家考察和出差,都要去乘坐當地的地鐵和城軌,感受它們的特征,收集乘客反饋,然后有效融入自己的研發當中。才從英國出差返回株洲的楊穎告訴記者,“希斯羅機場已經有這種技術的運用。”
“磁浮3.0”是軌道交通領域的熱詞,也是我們熱切的期待。2016年5月投入運營的長沙磁浮快線是磁浮1.0版,時速達100公里;2018年6月,“中車株洲”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磁浮2.0版列車下線,時速提高至160公里,而現在中車已經在加速研制磁浮3.0。“1.0版主要是解決城市內部交通,2.0版主要解決城郊稍遠一點的交通,3.0則主要是解決城市群,或者大城市的遠郊交通,它的距離至少是50公里到100公里。”楊穎介紹,
以后在3.0版的中速磁浮列車前面可能看不到擋風玻璃,因為它全程實現無人駕駛。其次就是供電方式,3.0版本全程使用地面為列車供電,列車原本用來供電的電機不再需要,車身重量自然就減輕了,載客量就增加了。同時,全程靠感應無接觸式的供電,讓前行阻力減少。
楊穎介紹,3.0版的第一個技術就是把驅動的動力從車上移到地下,這樣車輛自身重量大大減輕,而且沒有司機了,實現了無人駕駛。
“接下來3年,中車株機公司將完成樣機生產、實驗軌道架設和樣車測試等環節。”楊穎展望,“不久的將來,我們希望把我們的磁浮技術也要輸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