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滴自動駕駛在嘉定率先落地,標志著上海智能網聯汽車載人示范應用進入規?;A段,“自動駕駛”技術迎來新的里程碑。自去年9月,上海頒發首批智能網聯汽車載人示范應用牌照后,滴滴是首個正式啟用的項目。
“活地圖”+“老司機” 乘坐體驗很難忘
行駛、轉彎都很平穩,遇紅燈減速也很緩慢,還能提前避讓行人……滴滴自動駕駛車輛已經表現得像一位“老司機”。
為了保障安全,滴滴按政府要求在車上配置了安全員,隨時應對突發情況,接管車輛。此外,滴滴還設立了安全護航中心,實時監控車輛行駛狀況,在必要時進行遠程協助。
目前,根據交通法規等規定,自動駕駛車輛需保證行駛安全,在固定站點上下車。據滴滴自動駕駛相關負責人介紹,提前報名且通過了審批的用戶,如果出行路線起終點都在自動駕駛運行范圍內,就可以選擇呼叫附近空閑自動駕駛車。
滴滴自動駕駛負責人張博說,這是滴滴落地的首個未來城市交通出行項目,也是滴滴自動駕駛首次對公眾規模化開放服務;服務融合了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技術、共享出行網絡等多種未來出行技術和解決方案,今后仍會不斷擴展到更大區域。
四年“大小路考” 練就智慧大腦
如此“老司機”般的駕駛技術,這些車輛是如何練就的呢?這可是經歷了4年多從“小路考”到“大路考”的千錘百煉。
2016年6月,工信部批準建設的國內首個“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封閉測試區在上海國際汽車城正式運營,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驗證和智慧交通示范。
在這里,智能網聯汽車上過陡坡、駛過隧道,感受過磚石、土路和草地等不同路況,也經受過雨雪、高溫、大風等考驗,并在不同場景下“練習”與紅綠燈、路側智能通訊設備等的實時通信。4年來,測試區已累計為近百家國內外企業提供超過1300天次、10000小時測試服務。
2018年3月1日,上海發放首批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牌照,讓“小路考”的優異者駛出封閉測試區,來到車來車往的開放道路接受“大路考”。
截至目前,嘉定可用于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的開放道路已達到53.6公里,覆蓋面積65平方公里,涉及不同類型與等級道路,測試場景達到1580個,并將智能網聯汽車的活動范圍延伸至工業區、商業區、交通樞紐、住宅區等生活中的各個場景。
此外,測試區內還建立了國內首個智能駕駛全息場景庫,已積累2000例交通事故深度調查數據,完成二十余類場景提取?;诩味己玫臏y試環境和服務,車企實現了可持續創新和技術升級優化。
5G信號全覆蓋 全路段精準感知
自動駕駛車輛能夠率先跑上嘉定街頭,也離不開嘉定在“新基建”領域的搶先布局。在53.6公里的開放測試道路上,5G信號已經實現了全覆蓋,高精度地圖采集完畢,同時建設了V2X車路協同應用系統、全息道路感知系統、安全監管監控平臺、路側智能終端等一批服務于智能交通的基礎設施,全面支撐智能網聯汽車向示范應用、商業化運營大步邁進。
在滴滴的成功“試水”的同時,同行們也正在蓄勢待發。目前,上海共有包括上汽、寶馬在內的20家車企獲得了78張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牌照;先途智能、新石器等一批智能網聯專用車,已在特定區域內實現無人清掃、移動無人零售、無人配送等一些列功能。AUTOX、小馬智行等自動駕駛公司也將陸續推出自動駕駛示范項目。
目前嘉定區域內已經集聚了90余家智能網聯汽車相關企業,包括大陸、舍弗勒、法雷奧等外資零部件企業以及地平線、歐菲光、滴滴等國內零部件、出行服務領域企業。同時,全球首個5G智慧交通示范區和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云控平臺有序推進,加快實現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示范運營。
“可以說,智能網聯汽車的產業生態圈,正在嘉定加快完善。”嘉定區委常委、統戰部長,嘉定區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建設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陸祖芳表示,“ 嘉定將繼續為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及商業化試運營做好支撐保障,不斷完善示范應用環境,盡快實現百輛級高度自動駕駛車輛在常態應用場景下的示范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