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飛行汽車 吉利布局天地一體智慧出行

時間:2020-09-01

來源:網易

0

導語:顛覆性的技術正在席卷“天上”“地下”所有的交通出行產業。在地面開自動駕駛汽車、在天上乘飛行汽車,這樣一個“天地一體”的智慧立體出行生態,是吉利控股集團構建的未來愿景。

   顛覆性的技術正在席卷“天上”“地下”所有的交通出行產業。在地面開自動駕駛汽車、在天上乘飛行汽車,這樣一個“天地一體”的智慧立體出行生態,是吉利控股集團構建的未來愿景。
timg (1)

  從傳統的自主品牌汽車制造企業到散發炫酷氣質的智能出行科技公司,即將登陸A股科創板的吉利正在探索科技賦能之路。

  大膽下注自動駕駛吉利領跑汽車智能網聯

  讓自動駕駛解放人類雙手,讓汽車成為“四個輪子”的移動空間,如今是全球風之所向。通過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實現車路協同,讓無人駕駛這一終極目標更早到來,已成為我國既定的智慧交通戰略核心方向。

  麥肯錫2018年時預計,中國未來很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2030年,自動駕駛相關的新車銷售及出行服務創收預計將超過5000億美元。

  但早些年,大部分傳統汽車制造商對“自動駕駛”這一過于理想化的目標慎之又慎,自主品牌吉利卻大膽下注。

  早在8年前,吉利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開始前瞻性戰略布局,開辟汽車智能互聯先河,意圖打造車聯萬物、智慧暢行新時代。

  2016年,吉利戰略投資、獨立運營的科技創新企業億咖通科技成立。億咖通聚焦座艙智能與整車智能兩大核心領域,投入數十億元研發費用,在車聯網領域申請了100多件核心專利。

  智能網聯離不開完整的行業生態。2018年,吉利推出GKUI吉客智能生態系統。這一開放平臺融合打通了百度、騰訊、阿里巴巴、小米、京東、喜馬拉雅等互聯網頭部企業,數百家不同領域的企業在這一平臺合作。

  2019年,吉利又推出具有代際領先優勢的GKUI 19系統、首款達到車規級的量產高性能車載芯片E01,引領中國智能網聯汽車進入“超級大腦”時代。

  截至目前,吉利旗下共有22款車型搭載了GKUI系統,裝機量已超200萬臺,吉利今后所有全新車型都將搭載GKUI系統。通過對馬來西亞及俄羅斯的海外輸出,GKUI系統將智慧出行體驗帶入了東南亞及東歐地區。

  如何實現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是每家車企面對的挑戰,吉利走在前沿。

  2018年,吉利汽車成為首家實現L2級自動駕駛批量交付的中國自主品牌車企。2019年,吉利新量產車型L2配置率和市占率在行業內均達第一。通過吉利汽車已量產的智能駕駛系統,實現了避免或減輕>53%的交通事故。

  2022年,吉利要實現一個短期目標:在亞運區域內實現完全自動駕駛技術運營。吉利參與建設的全國乃至全球第一條支持智能駕駛、無人管理的智慧高速公路——杭紹甬智慧高速也將在杭州亞運會區間提供智能化出行。

  敢為天下先讓飛行汽車夢想照進現實

  如何將科幻電影中的城市飛行汽車變成現實?吉利“敢想”,也“敢干”。真金白銀做出來的飛行汽車就是佐證。

  Terrafugia(太力飛車)及Volocopter兩家公司是吉利控股集團目前在空中出行服務領域的兩大布局。

  “未來的飛行汽車,一種是適合長距離飛行,需要跑道起降;另一種是多螺旋槳垂直起降的機型,可以在擁擠的空間自由起降。第一種可以替代部分小型通用飛機,滿足城市之間的出行;后一種將替代部分城市公共交通,滿足都市內的交通出行。”吉利這樣描繪未來飛行汽車。

  太力飛車專注開發城際之間的客貨運飛行汽車解決方案。

  3年前,吉利集團全資收購了美國“太力飛車”公司的全部業務及資產,今年6月,太力飛車首次公布TF-2A原型機外形。

  飛行汽車并非僅停留在“概念車”“概念機”階段,其生產正在武漢市漢南通航產業園有序展開。吉利飛行汽車項目一期二階段裝配車間工程項目已經正式招標,工程計劃完成時間為明年11月30日。

  吉利2019年還領投德國城市空中出行公司Volocopter C輪首輪融資5000萬歐元,戴姆勒股份公司參與投資,雙方各持股10%。與太力飛車聚焦城際間交通不同,Volocopter專注城市內短途航班,提供點對點的空中電動出行服務。

  目前,Volocopter已積累了豐富的電動垂直起降飛行技術,并在全球多個城市成功進行試飛。最新一代兩座機型最高時速110公里,續航里程35公里,能夠滿足90%以上大型城市內的短途出行需求。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感嘆:“飛行汽車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領域。能改變未來的出行方式,引領一個新行業的發展。”

  做網約車先行者構建智慧立體出行生態

  共享汽車的出現讓出行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機構斷言,由于新技術革命,未來出行服務的利潤甚至會超過新車銷售。

  這樣的觀點已成行業共識,近兩年,不少整車制造企業紛紛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型

  吉利仍是其中先行者。2015年,吉利前瞻布局共享出行領域,以曹操出行為入口,構建中國首個以汽車制造商身份打造的共享出行平臺。曹操出行也是國內首家取得網約車許可證的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服務平臺。

  曹操出行堅持“新能源汽車+公車公營+認證司機”B2C模式,目前已在全國55座城市上線,累計投放50000輛新能源汽車,擁有3940萬注冊用戶,日均接單量近100萬單。曹操出行服務今年甚至啟動了首座海外城市——巴黎。

  第三方權威數據監測公司發布的2019年底大數據顯示,曹操出行從2019年第二季度開始成為中國第二大網約車公司、中國第一大B2C網約車平臺。

  “耀出行”是吉利與戴姆勒聯手共建的高端出行品牌,2019年底投入運營,目前已在杭州、廣州和成都開展運營。耀出行初期采用梅賽德斯奔馳品牌S級、E級、V級豪華多功能車,未來也將采用梅賽德斯邁巴赫以及吉利旗下的高端純電動車型。

  出行公司離不開創新技術加持。2021年,曹操出行自動駕駛試乘服務將面向公眾,2022年亞運會舉辦期間,曹操出行自動駕駛車隊將擴大至數百輛級別。

  創新驅動科技轉型引領汽車“四化”技術變革

  技術的進步從來離不開真金白銀,吉利“十年千億”的研發投入如今已見成效。

  僅2019年,吉利研發投入就超207億元,占銷售總收入的6.3%。這一比例與國際一流汽車集團基本一致,反映了吉利研發水平的國際競爭力。

  吉利在全球布局了五大工程研發中心及五大設計造型中心,研發設計人員2萬多人,專利總數達17677件。

  在中國杭州、中國寧波杭州灣、瑞典哥德堡、英國考文垂、德國法蘭克福,吉利設立了五大工程研發中心。

  在中國上海、瑞典哥德堡、西班牙巴塞羅那、西班牙巴塞羅那、美國加州,吉利設立五大造型設計中心。

  此外,吉利早些年收購的沃爾沃汽車在全球擁有三大研發中心及三大造型中心。

  產品協同方面,吉利在無人駕駛、車載芯片、操作系統、激光通訊等前沿技術方面持續提升能力。

  今年,吉利正式布局商業衛星領域。吉利旗下時空道宇宣布自主研發的首發雙星即將開啟全面驗證,今年年底,預計將完成兩顆低軌衛星首發。衛星項目不僅為吉利自身天地一體化出行生態提供基礎設施,還為未來出行、智能制造、無人機運輸、城市管理等多領域提供支撐,構建科技生態鏈優勢。

  吉利正在主動迎接汽車“四化”變革,以創新引領發展,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新優勢,與全球伙伴聯合,通過協同和分享占領技術制高點,打造未來智慧立體出行新生態。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