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宣布進軍無人卡車貨運!并計劃未來一年投入1000輛無人配送車

時間:2021-06-11

來源:園區無人駕駛

0

導語:這意味著阿里在無人駕駛路徑上,已經從低速走上高速,從封閉、半封閉場景走向開放式場景的道路。

6月10日,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兼菜鳥首席技術官程立透露,阿里正在研發無人駕駛卡車,達摩院和菜鳥已啟動了公開道路無人物流卡車的定義與研究,并在未來一年,投入1000輛物流無人車“小蠻驢”進入校園和社區,擴大無人化配送快遞服務的場景范圍。

對此,程立表示:“無人駕駛技術正在成為數字時代的一項核心技術,我們相信未來全鏈路的無人物流配送也能實現產品化、實用化,成為數字物流的重要生產工具。”

而菜鳥CEO萬霖則表示:“物流的重大戰略機遇期已經到來,菜鳥將把核心資源全力投入在物流新賽道的開拓上,專注增量創新,幫助實體經濟降本增效,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行業內的一番躁動。這意味著阿里在無人駕駛路徑上,已經從低速走上高速,從封閉、半封閉場景走向開放式場景的道路。

無人配送具有人力成本低、載重量大、多點接駁等特點,是解決人力成本高企的有效途徑,常被企業、機構們所看好。

例如,辰韜資本表示,2021年我國末端配送市場規模將超3000億元,無人配送商業模型已經初步形成,技術已經能夠支撐部分場景需求,行業進入批量商業應用前夜;未來3年,無人配送整車成本會從20-50萬元逐步下降至10萬元以內,無人配送賽道將率先迎來爆發。

因此,阿里選擇重點發力無人配送市場的初衷顯而可見。

然而,對于阿里入局無人駕駛卡車,則是不同的機構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有機構認為,阿里入局無人駕駛卡車對于初創企業而言,許是一個機會。

因為阿里入局無人駕駛卡車,首當其沖的便是京東、拼多多、美團、順豐等競爭對手。而巨頭們的競爭難以在短時間內決出勝負,在長期發展中,巨頭企業逐漸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因此,聯合發展成了一個不錯選擇,例如,聯合初創公司構建自己的物流無人化體系。

而對于初創公司而言,和巨頭合作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業化思路,像智加科技在中國和順豐等合作,在美國和亞馬遜等合作,為這些巨頭提供自動駕駛的能力,并且,聯合一些車企提供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重卡,一步步奠定商業化基礎。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