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動駕駛企業開始談賺錢,真實營收到底有多少?

時間:2022-09-29

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

0

導語:企業訂單總額最高近百億元。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政策體系逐漸建立健全,“落地難”問題已經率先在低速場景突破,并向城市自動駕駛出行服務、高速干線物流進一步探索。

“落地難”之后緊接的是“盈利難”,自動駕駛賽道的燒錢速度之快已經讓一些企業悄聲退下,如何商用變現無疑備受行業關注。

據新戰略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研究所了解,全球自動駕駛行業每年融資上千億元,但提及營收的企業并不多。直到2021年,諸多自動駕駛場景宣布迎來“落地元年”,2022年不少自動駕駛企業開始談賺錢。然而,這些企業真的盈利了嗎?涉及賽道“錢景”如何?

Robotaxi:政策支持,收費運營正式開啟

在中國,百度和小馬智行一直走在自動駕駛出行測試應用前列,率先在全國多個城市取得首批自動駕駛車輛測試應用牌照。

6月30日,小馬智行在南沙常態化運行三年多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PonyPilot+正式開啟收費運營,采用廣州市出租車統肯定價標準,標志著廣州Robotaxi取得新的商用突破。小馬智行初期將投入50輛自動駕駛出租車在南沙提供出行服務,隨后逐步擴充至百輛規模。

8月30日,百度發布第二季度財報,指出在自動駕駛業務方面,百度“蘿卜快跑”目前已是全國最大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在全國10余個城市面向公眾運營,訂單量超100 萬。蘿卜快跑計劃到2025年將業務擴展到65個城市,到2030年擴展到100個城市。

據了解,百度自動駕駛付費出行服務,以里程和時長作為計費單位,起步價16元,里程單價2.8元/公里。

目前,得益于政策體系的成立、企業技術的保障、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國內北京、廣州、重慶、武漢等地都已正式開啟了Robotaxi收費運營。

城市公共服務:最大項目訂單額高達30億元

今年7月,蘑菇車聯成功和四川天府新區簽署達成戰略合作,拿下項目總金額約30億元的“創紀錄大單”。據了解,蘑菇車聯以“車路云一體化”自動駕駛路線屢屢拿下政企合作大單,包括在湖南衡陽落地的國內首個城市級自動駕駛項目總金額為5億元,與河南省鶴壁市達成總投資規模近3億元的智慧交通戰略合作協議,與北京通州簽訂的自動駕駛項目總金額約16億元,與無錫梁溪合作的自動駕駛項目總金額約20億元等。

專注于城市復雜場景下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的酷哇機器人,也已在湖南、四川、安徽、長三角多地形成規模化的自動駕駛城市服務,重點布局無人環衛、無人城配和智慧出行三大領域。特別是在無人環衛領域,國內大部分的智慧市政環衛項目的招標酷哇均有深度參與,預計今年全年訂單可突破10億。

從這些自動駕駛企業的業務來看,盡管也有各類自動駕駛車輛和相應的車隊運營,但是和政府合作,參與城市智慧交通建設,似乎更容易取得商用落地。

自動駕駛卡車:未來“錢景”吸引力大

作為“全球自動駕駛第一股”,圖森未來專注于自動駕駛卡車的生產、研發和運營,其營收情況備受行業關注。

今年8月,圖森未來公布了二季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圖森未來二季度營收259.4萬美元,去年同期為148.2萬美元,同比增長73%;歸屬于普通股股東凈虧損為1.0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有所收窄。

業務方面,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卡車預訂數量為7485輛,上一季度為7475輛。

從營收和凈虧損來看,圖森未來還談不上賺錢,但仍有不少企業選擇自動駕駛卡車賽道。國內近一年成立了多家企業,包括千掛科技、擎天智卡等。總體而言,行業看好的還是自動駕駛卡車豐富的應用場景,從港口運輸、園區物流的低速場景,到干線物流,自動駕駛卡車都可落地應用,總的市場規模大。

礦區無人駕駛:多家企業訂單額過億

今年1月,慧拓宣布完成近3億元C輪融資,再創賽道內單筆最大融資紀錄。慧拓透露,截至2021年底,企業商業訂單總額已達5億元,復購率超70%。

訂單額方面,踏歌智行也是走在商業化前列,2022年一季度實現單季度訂單超3億元。其無人礦卡運輸訂單覆蓋了國營、私營的大型礦區,今年在新疆、內蒙古進一步拓展商業版圖。

另外,易控智駕也是國內礦區無人駕駛運輸服務提供商,公司CEO助理、資本市場負責人廖琎也表示,目前,公司已經實現了數千萬級的真實無人駕駛運營收入。

目前看來,雖然一些賽道出現了大額營收訂單,但都掌握在為數不多的頭部企業手中,大部分自動駕駛企業都還在燒錢階段。對于整個自動駕駛行業而言,要真正實現掙錢,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由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研究所主編的《礦區無人駕駛行業發展藍皮書(2022版)》,將于11月15日在“2022中國國際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發布,其中會對礦區無人駕駛商業化運營進行更深入的解析,敬請期待!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