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大港口無人駕駛最新應用進展

時間:2023-02-02

來源:新戰略

0

導語:多個港口無人駕駛商用進程提速。

 近期,2022年全球50大港口排行榜出爐,中國港口占據29席。


這其中,寧波舟山港、上海港、青島港、廣州港等多座港口得益于無人駕駛技術的落地應用,智慧化再升級,實現吞吐量再提升。特別是2022年1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鼓勵自動駕駛在港口的測試應用,進一步加速了中國港口無人駕駛的發展。
寧波舟山港
2022年1月,飛步科技無人駕駛集卡在寧波舟山港集團梅山港區開始撤下安全員,全程精準感知自動化輪胎吊等場內設備,成功完成40次裝/卸箱水平運輸循環作業,無人化場景下的感知召回率達到100%。這意味著全球最大規模的港口無人駕駛集卡作業車隊,向真正無人化規模運營再進一步發展。

2022年2月,寧波舟山港大榭招商國際碼頭與友道智途簽訂戰略合作,雙方合力探索智慧港口建設中智能化水平轉運的前沿技術和創新運營模式。友道智途自主研發的全新無人純電智能轉運車(AIV)進入大榭國際招商碼頭展開測試聯調。
2022年10月,寧波舟山港集團梅東公司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與飛步科技簽署了第4期L4級別無人駕駛技術運營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在連續3期合作后,此前雙方共同落地的全球最大規模的港口L4級無人集卡車隊將由超40臺擴大至超60臺。這也是全球首個連續多期在同一碼頭成功實現無人駕駛商業化落地的項目。
上海港
2022年7月,上海將東海大橋雙向最外側三號車道規定為自動駕駛測試的專用車道,這是上海首條為自動駕駛開辟的專用車道,推動上海港的無人駕駛集卡邁入實質性“無人化”商業運營階段。

2022年底,友道智途智能重卡在東海大橋完成全國首例社會道路 “減員化”運營測試,實現5車編隊、中間3輛“真無人”,提升至少40%的通行效率,節省至少80%的人力成本,有效緩解東海大橋通行壓力。
唐山港
2022年3月,國內首臺散貨IGV(智能導引車)在唐山港京唐港區測試成功,使散貨運輸“智能漏斗+散貨IGV+智能堆高機”前場無人化作業場景成為可能,邁出傳統散貨碼頭運輸工藝變革的重要一步。

另外,在堆場設計上,唐山港集裝箱智慧碼頭首次采用與碼頭平行工藝布局,通過無人集卡進行環形運輸,相比軌道吊垂直運輸,運行效率提升了20%。其中,斯年智駕在京唐碼頭落地的無人駕駛車隊數量已超20輛,且都拿掉了車輛的安全員,實現了全無人駕駛的集卡裝卸貨物,開啟常態化無人運營。
廈門港
2022年1月,廈門港海潤碼頭全智能化改造試投產儀式舉行,西井參建提供無人駕駛產品,這標志著全國首個傳統碼頭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項目正式試投產。西井科技參建了該項目,通過無人駕駛和新能源技術,助力廈門港用戶實現全球首個IGV(無人駕駛智能平板車)與有人駕駛集卡混行作業的新標桿。


2022年8月,徐工港機與斯年智駕聯合投標的《海潤碼頭自動駕駛水平運輸采購》項目中標,雙方共同參與建設全國首個傳統碼頭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項目。基于此次合作,斯年智駕與徐工港機聯合開發全新智能移動運輸平板車IMV,將有38臺交付至廈門港海潤碼頭,該批設備會覆蓋全碼頭、8個岸橋進行作業。
廣州港
2022年7月,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全自動化碼頭投入運行。該碼頭是全球首個江海鐵多式聯運全自動化碼頭,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新建造的自動化碼頭,技術方面創多項“全球之最”:全球最大的水平布局全自動化碼頭、全球首創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碼頭等。

南沙港區四期碼頭引進了70臺全球首創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IGV,利用北斗、激光和視覺導航定位技術,IGV無須借助磁釘就可以行駛,路徑靈活多變,可在碼頭堆場間自由穿梭,精準抵達每一個箱位。
蘇州港
2022年9月,在蘇州港太倉四期碼頭,徐工港機與斯年智駕聯合開發的IMV落地。據悉,這款產品將是業內在混行碼頭創新應用的無人智能平板運輸設備。IMV還將搭載斯年智駕自主研發Ⅲ代自動駕駛系統,配備多種傳感器實現360度車身覆蓋,能夠自主完成港口全場景感知預測、云控全功能實時監控、全局智能調度等自動駕駛功能,真正達到混行復雜作業場景中的高精度、真無人、強穩定的運輸作業。

日照港
山東港口日照港首次將“5G+北斗”和國產碼頭操作系統應用到全自動化集裝箱作業全過程,打造了全球首個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實現自動化軌道吊“少跑路”、集卡車在堆場“自由行”。

2022年10月,日照港成功投產運營一周年,宣布船時效率較投產提升26%以上,較傳統人工碼頭效率提升15%。
天津港
2022年1月,天津港港口自動駕駛示范區(二期)正式揭牌。在揭牌儀式上,由主線科技提供技術支持的8輛無人駕駛電動集卡與30輛人工駕駛電動集卡組成混合編隊,在太平洋國際碼頭現場正式開啟實船作業。

西井和主線科技都是天津港集團智慧港口建設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已持續助力天津港集團打造全球首個港口自動駕駛示范區(傳統碼頭改造升級項目)和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新建智能化集裝箱碼頭)。主線先后交付了31輛無人集卡與60臺ART人工智能運輸機器人。西井科技為天津港C段碼頭提供了可供76臺ART使用的FMS, 并為部分ART設備提供了無人駕駛智能系統。
北部灣港
2022年6月,全國首個海鐵聯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北部灣港欽州港域大欖坪港區大欖坪南作業區7#、8#泊位集裝箱自動化改造工程通過竣工驗收。該項目自動化碼頭應用全球首創U型工藝布局,具備高效、經濟、節能的典型特點,同時配備全球領先的自動化碼頭裝備及控制系統,實現生產組織自動化運維。后方堆場毗鄰鐵路中轉站,實現海鐵聯運無縫銜接。

2022年9月,振華重工為北部灣欽州港區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設計制造的首批6臺智能導引運輸車(IGV)陸續從南匯基地發運。二期項目位于欽州港大欖坪南作業區9號、10號泊位,。碼頭配套7臺自動化雙小車岸橋、26臺ARMG、42輛IGV等設備。項目的建成大幅提升了北部灣港集裝箱自動化水平和集裝箱吞吐能力。
大連港



2022年,大連港分批引進了19輛無駕駛艙智慧重卡,這些重卡由威馳騰(福建)汽車有限公司和福建中科云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發,是為港口量身定做的無駕駛艙智慧重卡,適用于新老港口改造,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勞動力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南通港
2022年7月,隨著呂四起步港區集裝箱碼頭岸線獲批,飛步科技為南通港打造的車路云一體化智慧港口應用方案,也通過驗收并正式交付客戶。

該方案完整包含車端無人駕駛、路端智能感知與云端調度管理等產品服務,意味著基于車路云一體化協同應用的呂四起步港區已具備開展高效、穩定常態化運營的能力。自動駕駛集卡+IGV等多車型組成的自動化運載隊列,也已投入水平運輸編組作業中。

結語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理念的提升,未來港口的戰略重點將從控制資源轉為精心管理資源,從優化內部流程轉向更多地與外部互動,從增加客戶價值轉為將生態系統價值最大化,港口運營會更加智能化。

無人駕駛是智慧港口建設的一部分,2022年多個港口的無人集卡商用進程取得一定的突破,特別是“安全員下車”的階段性進展。相信在全新的一年,行業會更有底氣、更有勁頭,扎實打造港口無人駕駛的“中國樣本”,為全球港口發展賦能。

標簽: 港口 無人駕駛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