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周報】美國擴大AI芯片出口限制;中國首個礦區自動駕駛“出海”項目正式簽約

時間:2023-10-23

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編輯部

0

導語:美國擴大AI芯片出口限制; KargoBot獲4.5億元融資;霞智科技獲數千萬元融資;國巡機器人獲新一輪股權融資;中國首個礦區自動駕駛“出海”項目正式簽約;北京發布首張大型普通客車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多款無人駕駛車輛駛入桂林高校;本田宣布2026年在東京都內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


熱點關注

#01 美國擴大AI芯片出口限制

新戰略低速無人駕駛全媒體海外部獲悉,美國拜登政府周二宣布收緊對中國等國家的特定高端芯片技術出口。在此新規下,英偉達原來專為中國市場設計以規避管制的“低配版”H800和A800芯片也在受管制范圍內;此外,英特爾和超微半導體(AMD)的AI芯片也可能受到影響,美國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發(Lam Research)和科磊(KLA)等公司向中國銷售的半導體制造設備也可能受到打擊。

新的規范還將先進芯片的出口許可要求擴大到逾40個國家和地區,目的為了消除先進芯片可能透過這些國家轉運到中國的風險。人工智能芯片巨頭英偉達表示,新規定可能會迫使公司將部分業務移出受到出口限制影響的國家。

融資財報

#02 KargoBot獲4.5億元融資

據悉,滴滴自動駕駛貨運業務KargoBot已升級為創業公司卡爾動力,獨立運營。公司近期宣布獲得鄂爾多斯集團及其他機構的超4.5億元投資,助力其L4級別干線貨運的無人駕駛技術研發和商業化運營。

#03 霞智科技獲數千萬元融資

日前,霞智科技宣布獲得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容億投資、地平線海松基金和泓諾創投。霞智科技成立于2021年,圍繞“智能服務機器人系列”進行產品布局,目前已推出室內清潔機器人。

#04 國巡機器人獲新一輪股權融資

企查查數據顯示,國巡機器人近期獲得水木資產新一輪股權融資。國巡機器人是智慧安全巡檢及作業機器人研發商,專注于工業領域智慧安全巡檢、智慧安全作業、智慧搬運等場景機器人產品研發,其中包括輪式巡檢機器人。

落地應用

#05 中國首個礦區自動駕駛“出海”項目正式簽約

10月15日,泰國最大的綜合性企業SCG(泰國暹羅水泥集團)、泰國最大電信運營商AIS和華為、中科慧拓、宇通等5家企業在泰國正式簽署“泰國首個5G+自動駕駛智慧綠色礦山項目”合作協議,標志著中國礦區自動駕駛領域首個“出海”項目落地。

據了解,泰國首個5G+自動駕駛智慧綠色礦山項目位于SCG沙拉武里府礦區,總投資1000萬美元。預計2024年1月前后,中科慧拓改造完成的首批15臺純電無人寬體車將進入礦區。

#06 北京發布首張大型普通客車自動駕駛測試牌照

據報道,北京公交于近日取得了北京首張大型普通客車自動駕駛路測牌照。該牌照由由北京公交集團作為牽頭單位,亦莊運營公司、福田歐輝、輕舟智航作為聯合體共同申請獲得。接下來,北京公交將在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內開展上路測試。

#07 多款無人駕駛車輛駛入桂林高校

近期,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在校園內開啟無人駕駛小巴測試。該小巴共有前后兩排座位,左側還有兩個單獨的座位,可容納8-10人。據悉,小巴搭載的智能駕駛系統由該校師生通過校企合作開發。

除了無人駕駛小巴,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智能駕駛團隊目前還在進行多種類型車輛的無人駕駛技術研發,包括無人售賣車、無人駕駛卡車、無人環衛車等。

#08 本田宣布2026年在東京都內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

據外媒報道,本田汽車公司、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以及自動駕駛技術公司Cruise近日宣布達成一項重要合作,計劃于2024年上半年共同建立一家合資企業,以于2026年初在日本推出無人駕駛打車服務。

根據計劃,通用、Cruise和本田將于2026年初在東京市中心首次推出無人駕駛打車服務,并逐步擴展至其他地區。初期,服務將啟動數十輛Cruise Origin車輛,然后逐步擴展至500輛。

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2023年12月,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將在深圳舉辦2023低速無人駕駛行業發展年會暨2022-2023低速無人駕駛行業雙年度評選頒獎活動,明道優術,合眾踐行,敬請期待!(參會請聯系:袁先生13686824958,張女士13427940994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