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場景無人環衛應用情況和需求特點解析

時間:2024-06-21

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編輯部

0

導語:覆蓋市政道路、背街小巷、景區、高鐵站、寫字樓、水域湖泊等。

今年 3 月,由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新戰略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研究所主編,盈峰環境、仙途智能、庫薩科技、極目行遠、城市之光、鼎和財產保險公司、費曼科技參編的《低速無人駕駛清掃車行業發展藍皮書(2024版)》正式發布!

《藍皮書》指出,2023 年我國無人駕駛清潔環衛銷售規模約 24.1 億元,無人環衛車及商用清潔機器人銷售數量超 14000 臺,銷售規模和銷售數量在 2023 年低速無人駕駛各細分場景中均占比最高。(獲取《藍皮書》電子版,掃描文末二維碼咨詢)

《藍皮書》重點解析了無人駕駛清掃車的技術發展水平和市場應用情況,收錄了 行業多個新增無人環衛項目和典型應用案例。以下編輯部整理了六大場景的無人環衛應用情況和需求特點,為行業提供參考。

市政道路

市政道路一般指城市或市區內供各種車輛(無軌)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設施,可分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建設內容包含車行、管網、人行道、綠化、人防等。在不同道路類型上,無人駕駛清掃車的作業要求不同。

其中,快速路交通流量大且速度較快,基本采用高效環衛設備實施機械化作業,且一般遵循“快速路快洗”的保潔要求。快速路沿途或經過隧道,目前開放運行的快速路上極少應用無人駕駛清掃車。據悉,仙途智能在快速路上的落地應用領先,其無人駕駛清掃車在 2018 年 10 月就成為杭州文一隧道日常維護清潔的“標配”,2021 年 7 月又在南京過江隧道智慧養護示范場景實現全自動無人駕駛清掃作業。

仙途智能無人清掃車在南京過江隧道作業

主干路是連接城市各分區的干路,以交通功能為主,設計行車速度為 40~60km/h。次干路承擔主干路與各分區間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務功能,設計行車速度為 40km/h。支路是次干路與街坊路(小區路)的連接線,以服務功能為主,設計行車速度為 30km/h。

結合全國各省市自動駕駛車輛準入和上路要求,以及不同市政道路設計行車速度,目前大部分無人駕駛清掃車是在次干道和支路作業。同時,由于道路上有機動車輛行駛,清掃保潔普遍采用高壓側沖作業,應用在主干路、次干路的無人駕駛清掃車一般也配備高壓清洗噴頭。目前,蘇州高鐵新城智慧環衛項目、無錫市錫東新城商務區智慧環衛項目、臺州椒江區全域智慧環衛等,均已成為無人駕駛清掃車在市政道路的標桿應用案例。

庫薩科技無人清掃車在蘇州松陵輔道作業

另外,人行道作為市政道路的主要建設內容,也是目前無人駕駛清掃車應用范圍。人行道指的是道路中用路緣石或護欄及其他類似設施加以分隔的專供行人通行的部分。人行道寬度等于一條行人帶的寬度乘以帶數,中國一般取每條行人帶寬度為 0.75~1米,通行能力約 800 至 1000 人/每小時,帶數由人流大小決定。

據了解,人行道按功能可簡單地劃分為路牙沿、附屬設施功能帶、盲道、人行道、退讓線五個部分,考慮到路面寬度和行人通過需要,人行道更多采用小型清掃機器人進行保潔作業。

城市之光無人清掃車在惠州仲愷大道人行道作業

背街小巷

背街小巷是指城市主要馬路后面的小街道、弄堂等生活空間,但它們多數屬非市政道路。背街小巷普遍存在空間狹窄、走向彎曲,雜物堆積、照明設施不足等安全隱患,對無人駕駛清掃車的作業靈活性、定位精準度等要求較高。

據悉,為提高城市整體市容環境質量,背街小巷目前已經成為各省市重點關注的改造提升領域。如北京經開區針對背街小巷,要求“主要街道保潔不低于 16 小時,一般道路不低于 12 小時”;河北阜城縣要求“街巷每天普掃不少于 1 次,保潔時間不少于 12 個小時,要求做到路面無暴露生活垃圾”;青海西寧市要求背街小巷“應采用‘人工+機械’模式進行清掃保潔”等等。

因此,背街小巷應用的無人駕駛清掃車一般車身寬度設計在 1 米左右,體積小巧,方便進入的復雜區域進行精細化清掃保潔作業。除了洗地、清掃,部分無人駕駛清掃車還設計具備除雪功能。

紐恩馳無人清掃車應用于背街小巷作業

公園/景區/園區

在公園、景區、園區等限定場景,無人駕駛清掃車的作業路線和范圍相對固定,受機動車輛的影響較少,但對車輛運行的穩定性、安全性要求沒有降低,甚至清掃作業面臨的復雜因素更多,如爬坡、溝壑識別等。

據新戰略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研究所了解,在市政道路智慧環衛保潔項目大量釋出之前,我國無人駕駛清掃車的示范應用主要是在公園和景區。一方面是能夠通過無人駕駛技術賦能,提高公園和景區的清掃保潔作用效率。另一方面是可以把“無人駕駛”作為科技亮點,吸引更多游客。如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鄭州苑陵故城景區、蘇州金雞湖景區、深圳市蓮花山公園等。

極目行遠無人清掃車在公園景區作業

高鐵站/火車站/機場

高鐵站、火車站、機場等交通樞紐人流密集,清掃作業面積大,在室外廣場投用無人駕駛清掃車可以實現 24 小時不間斷作業,有效緩解環衛工人作業壓力。

盈峰環境無人清掃車在深圳北站廣場作業

同時,經歷長達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治考驗后,這些人流量大的場所更關注環境消毒問題。因此,一些在候車大廳、航站樓投用的清掃機器人會配備消毒消殺裝置。如廣州白云機場投用的智能消殺清潔機器人,集殺菌消毒、垃圾清掃、灰塵收集和塵推保養等功能于一體,可根據設定好的路線進行精準運行,自動執行空間噴淋、掃地等清潔殺菌消毒工作。

商場/酒店/寫字樓

商場、酒店、寫字樓等屬于商業性服務場所,一般應用的是室內小型清掃機器人。這些場景對地面保潔除了要求垃圾清掃到位,還要避免傷及地面,且需具備一定的養護功能。如大理石地面一般采用洗掃,養護需要拋光打蠟;地毯一般采用吸掃,養護需要吸塵除螨等。

另外,商場、酒店、寫字樓大部分為多層建筑,當清掃機器人負責多樓層項目時,還需與電梯建立聯系,方便自動識別樓層,上下電梯完成清掃作業。

江河/湖泊

我國河湖水域面積寬廣,海域面積也在全球排名靠前,河海的治理和管控是一項繁重而復雜的工作。為進一步提高水域清潔和管理效率,無人駕駛、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開始被推廣應用。

水域清潔一直存在作業效率低、垃圾種類多、管理難度大、運營成本高等難點。水面上的垃圾除了我們常見的白色塑料垃圾之外,還有落葉、柳絮、浮泥、藍藻、浮萍和油污,這些不同的垃圾種類需要不同的打撈工具和打撈方式,人工抄網的方式可以打撈落葉,但對其它垃圾會面臨打撈效率低、清潔效果差的難題。

針對以上種種作業難題,無人清潔船的應用,不僅能夠滿足多種垃圾收集需要,提高作業效率,還能進一步提高作業安全性。如歐卡智舶就是目前行業領先的專注于水域清潔無人駕駛技術研發和服務提供的企業,目前已在全球 10 個國家,100+ 水域,落地應用 500+ 無人船,累計無監督航行里程數 65 萬公里以上。

歐卡智舶無人清潔船在城市水域作業

7 月 1 日,由長沙市人民政府、湖南湘江新區管理委員會指導,長沙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湖南湘江新區科技創新和產業促進局、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主辦的“2024 (第四屆)低速無人駕駛場景生態共建拓展大會”將在長沙舉行。

屆時,紐恩馳、盈峰環境、仙途智能、歐卡智舶、城市之光等代表企業將分別帶來無人環衛前沿技術分享與現場產品展示,敬請期待!

報告購買二維碼

(獲取《藍皮書》電子版,可添加工作人員咨詢)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