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低速無人駕駛行業新品圖鑒

時間:2024-11-12

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編輯部

0

導語:礦用無人駕駛運輸車再出新品。

路凱智行:新一代露天礦用無人駕駛量產運輸車Omega125

是路凱智行首款面向露天礦無人駕駛應用場景的經濟型量產非道路寬體自卸車,由路凱智行自主研發,三一集團生產制造。這也是繼Alpha90之后,路凱智行推出的又一款無人駕駛礦用運輸車。

該車額定載重量可達91噸,采用礦山專用底盤,搭載了路凱智行全新升級的無人駕駛解決方案,支持無人駕駛/遠程操控/傳統駕駛等多種模式切換,擁有雙Orin 550 TOPS的頂級算力。

中科智馳:無人駕駛觀光車 “驍馬Pro”

“驍馬Pro”無人駕駛觀光車是一款專為旅游景區、主題公園、機場、大型社區等場景設計的首款底盤正向研發可批量生產的無人駕駛觀光車。它使用了中科智馳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系統APOV7.0最新版本軟件,具有L4級別智駕能力,也是業內首臺搭載自主研發BEV智駕大模型的無人駕駛觀光車產品。

該車采用了“方盒子”造型設計,前后對稱,增加了中控大屏和先進的人機交互系統,更具科技感和時尚感。“驍馬pro”保留了人工駕駛功能,同時集成了先進的線控底盤、域控制器、傳感器、智駕軟件、安全冗余機制等無人駕駛新技術及部件,不僅能夠實現自主導航和避障。

普渡機器人:新版配送機器人“閃電匣”

全新閃電匣帶來了多項功能升級,面向酒店、寫字樓等場景,能夠同時滿足室內與半室外場景的智能化配送。同時,新閃電匣集成了雙梯控方案,能夠靈活適配各類樓宇場景,為樓宇配送智能化生態帶來了創新性變革。

新版閃電匣專為半戶外環境設計,以應對多變的天氣條件和復雜的地形。擁有先進的導航系統,能夠在戶外和室內環境中無縫切換,確保配送任務的高效和準確。憑借其強大的電池續航能力和智能避障系統,能夠滿足各種配送需求。

Avride:新一代人行道送貨機器人

從俄羅斯搜索巨頭 Yandex分離出來的機器人公司 Avride,近日推出了其新一代人行道配送機器人。這款新機器人將從六輪設計改為四輪設計,旨在提高能效和操作靈活性。

新一代機器人可以在幾乎瞬間完成180度轉彎,這將有助于其在狹窄的人行道上導航,并為輪椅或嬰兒車讓路。公司還改進了機器人的控制系統,提升了扭矩,并更新了硬件,采用了Nvidia的Jetson Orin平臺。模塊化的貨艙設計使操作員可以根據包裹大小更換不同的隔間。此外,前部新增的LED面板可以顯示友好的數字眼睛,以減少機器人被攻擊或破壞的情況。

特斯拉:自動駕駛運輸車Robovan

10月,隨著特斯拉Robocab發布,特斯拉Robovan也隨之亮相,該車金色外觀,流線型設計,它猶如一節列車車廂,車頭類似高鐵車頭,充滿科幻感。沒有方向盤和踏板的設計,完全依賴特斯拉全自動駕駛技術,對坐設計,可以乘坐20人,既可以載人也可以拉貨,擁有極高的實用性。客運車型采用雙排、對坐布局,大尺寸側滑門不僅讓上下車更加便捷,如需轉換為貨運車輛,不安裝座椅即可,類似國內的VAN系車型有客運版和盲窗版,以滿足不同需求。

智加科技:智加領航Navigate自動駕駛系統

全新一代智加領航Navigate自動駕駛系統大幅升級域控平臺算力,匹配DualBEV視覺、通行走廊等更先進算法與前瞻技術方案,支持智慧領航NOA,覆蓋高速行駛、匝道通行等復雜路況。

系統將首批搭載于一汽解放JH6超級卡車,該款重卡由智加科技聯合摯途科技、助力一汽解放(青島)推出,為行業首款天然氣動力的前裝量產智能重卡,并計劃于2025年取得產品準入并規模化量產下線。

中信科智:新一代車規級C-V2X硬件產品DMD5x系列模組

DMD5x系列模組包含DMD51/DMD53/DMD55三款子型號模組。其中,DMD51/DMD53主打國產化、輕量化設計,支持超寬工作溫度。DMD55主打國產化、OpenCPU設計,能支持模組內運行C-V2X應用場景軟件。

DMD5x系列模組為車規級C-V2X直連通信模組,內置中國信科集團自研高性能通信芯片,具備車規品質、自主可控、性能優異等特點,可滿足車載的前裝BOX、后裝OBU以及路側RSU的設計開發需求,可滿足輔助駕駛、自動駕駛、智能交通等各類業務場景的使用。

Helm.ai:VidGen-2生成式ai模型

Helm.ai推出了VidGen-2生成式AI模型,用于生成逼真的駕駛視頻序列。VidGen-2的分辨率是VidGen-1的兩倍,提高了每秒30幀的真實感,并支持多攝像頭,為汽車制造商提供了可擴展且經濟高效的自動駕駛開發和驗證解決方案。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