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無人機行業大爆發,新增超4700家企業

時間:2025-02-14

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編輯部

0

導語:多地提出“無人車+無人船+無人機”立體化發展。

2024年被稱為“低空經濟發展元年”。無人機作為其重要組成版塊,在2024年迎來了熱鬧非凡一年,新增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行業注入新的血液,截止到2024年底,全國無人機企業數量已突破7.1萬家大關。這些新入局者們有的專注于技術突破,有的著眼于應用探索,有的是國家隊下場,有的是地方政府支持。

根據企查查信息,以“無人機”為關鍵詞檢索2024年國內新增注冊企業,其中登記狀態處于“存續/在業”的企業數量為4721家,這些企業中既有無人飛行器制造企業,也有無人機零部件企業,包括動力設備、關鍵原材料,此外還有無人機系統集成商和服務提供商,也有無人機租賃、飛行服務培訓的企業。

根據企業組織機構分類,這4721家企業以民營企業為主,共有4604家,其中有64家為國有企業,另47家為港澳臺投資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

縱覽這些企業,既有汽車企業跨界孵化的新公司,又有物流行巨頭拓展市場的新布局,還有在業務上從載人橫向拓展至載物而新設的分公司。下面,新戰略低速無人駕駛全媒體將為大家盤點那些在國內嶄露頭角的新增無人機企業: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注冊資本達1億元人民幣,由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公司核心業務包括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智能機器人研發與銷售、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等。未來將研發和生產適合物流配送等場景的無人機,如六旋翼多用途網聯無人機、中型長航時大載重無人機等,解決偏遠山區、鄉村地區等用郵難題。

事實上,自2016年起,中國郵政就已啟動無人機服務試點,在安徽、四川、浙江、江蘇等多地開展郵件運輸與配送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無人機運營經驗。此次新公司的成立,也是中國郵政作為大型物流企業,在提升物流領域競爭力、順應科技發展趨勢的積極布局。

廣東高域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高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2月31日,注冊資本2.3億元,注冊地址位于廣州市,是廣汽集團布局飛行汽車領域孵化成立的新公司。

由廣汽集團、廣州新鴻航空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廣州翎先航空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多方持股,其中廣汽集團持股34.7315% 。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等。

作為廣汽集團孵化的新質生產力代表企業,高域科技聚焦低空經濟領域,以無人駕駛、載人eVTOL為主推產品,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

歷經三年多研發投入,取得多項技術成果與專利,多旋翼、復合翼載人eVTOL兩款主打產品已完成安全、動力、輕量化等核心技術攻關,多旋翼產品獲民航總局特許飛行證,復合翼產品已整機下線。首款復合翼飛行汽車Govy airjet續航達200公里,支持30分鐘快速補能,未來搭載廣汽全固態電池有望提升至40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可達250km/h,電機扭矩密度相較電動汽車提升200%。

據了解,高域科技計劃2025年啟動飛行汽車產品適航認證,布局生產線并開啟預訂,逐步推進低空出行商業化落地。

重隼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重隼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為蔣正豪。這位2002年出生、2024年7月從溫州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專業畢業的00后創業者,在大學期間就召集航模愛好者成立了WUTP工作室,一年后實現盈利,大二時業務已遍布全國,大學四年研發設計超千架無人機 。

重隼智能科技聚焦無人機領域,業務涵蓋多個方面。在無人機整機研發上,研發出抗十級臺風的矢量軸無人機、最高時速可達300公里的高速無人機以及用于隧道巡視的特種無人機等高性能產品;還結合業務場景打造無人機負載平臺,如將無人機與機械臂結合應用于影視拍攝、光伏吊裝等領域。

公司最具創新性的 “無人機反無人機系統”,通過相控陣雷達和紅外熱感應超視距發現 “黑飛” 無人機,自主跟蹤變軌,再用誘捕網纏繞或繩索無損俘獲,已成功應用于機場,和國內某航空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有效防止 “黑飛” 進入機場附近空域。并且,公司在2025年1月完成近2億人民幣天使輪融資。

紅隼航空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紅隼航空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3月18日,是一家是一家無人機產品研發推廣服務商,公司以青少年航空科普,無人機產品研發及飛行專項技能訓練為主營業務。

早在2017年,紅隼航空科技創始團隊就開始為蘇州的教育機構和企事業單位提供無人機相關服務。

作為一家專注于青少年航空科普、無人機產品研發及飛行技能訓練的企業,紅隼航空自成立后發展迅速,不僅成為蘇州市航空和模型運動協會理事會員單位、江蘇省航空運動協會團體會員單位,還在2024年12月獲得德開元泰投資的天使輪融資,資金用于課程及產品研發、團隊擴充與市場拓展。

2025年1月21日,公司旗下的蘇州紅隼航空俱樂部成功獲批航空飛行營地,憑借專業教練團隊、完善場地設施和在競速無人機培訓、賽事運營等方面的出色表現。

北京廣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24年4月25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廣翼航空是一家涵道式電動飛行器研發商,專注于高性能電動多級涵道發動機和涵道大載重無人機研發,致力于推動全電動航空技術的創新與應用。

其研發的全電動、大載重、長航時垂直起降涵道無人機及配套的高效電動涵道發動機,具備卓越的動力性能和可靠性,可廣泛應用于國防軍事、應急救援、無人物流以及未來空中交通系統等多個關鍵領域,致力于為各行業提供領先的電動航空解決方案。

作為一家以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為主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公司股東共青城青年雙創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天津天創鼎鑫創業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多方。

成立后,公司發展迅速,于2024年11月28日完成天使輪融資,由天創資本領投,共青城產投跟投。

河北靈感航空有限公司

憑借對行業趨勢的敏銳洞察和自身技術優勢,為進一步拓展業務版圖,北京靈感無人機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19日成立了子公司河北靈感航空有限公司。

據了解,目前河北靈感航空有限公司由北京靈感無人機有限公司全資持股,注冊資本 300 萬元。

公司以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為主營方向,經營范圍十分廣泛。在生產制造上,涵蓋智能無人飛行器、服務消費機器人、機械零件等的制造;銷售方面,智能無人飛行器、人工智能硬件、電子元器件等都在其列;同時,公司還積極開展技術研發與推廣、軟件開發、信息技術咨詢、進出口貿易等業務,許可項目涉及民用航空器零部件設計和生產、民用航空器維修等。

廣州交科數智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交科數智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月,坐落在廣州市。

據了解,該公司由廣東粵交科科技有限公司和廣州開發區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持股,其中廣東粵交科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達60% 。目的是為整合科技、交通、投資等資源,在成立過程中,珠江實業集團旗下蘇交科等產業鏈企業也參與,后者是一家基礎設施領域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開發騰云低空飛行監管服務平臺,實現了城市空間的數字孿生以及高算力實時響應的空中交通管理能力。

其經營范圍多元,涵蓋信息技術咨詢、標準化服務、環保咨詢服務、軟件開發、航空商務服務、智能無人飛行器銷售等,還涉及建設工程設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等相關業務。

騰云低空智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江蘇騰云低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6月12日,法定代表人為張海軍,公司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注冊資本2000萬元人民幣。

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聯合飛機科技有限公司各持股40%,洪軍、孫旻分別持股10%。

公司以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為主,經營范圍廣泛,涵蓋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地理遙感信息服務、信息系統集成服務、智能無人飛行器銷售與制造等業務 。其成立目標是在3-5年內成為國內低空經濟發展的高端智庫型科技企業,為低空經濟領域提供政策與產業發展全過程咨詢、低空飛行運營服務一站式解決方案等技術服務。

廈門艾航科技有限公司

廈門艾航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8月15日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為童沛堯,注冊資本達 5998.0625 萬元,是一家專注于無人機終端智能設備的軟件和硬件設計研發的高科技企業。

據了解,早在2017年廈門艾航科技就已開展無人機相關業務,公司以無人機、機器人及各類智能終端設備為平臺,圍繞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為電網系統、水利單位、鐵路、智慧城市等行業提供綜合性解決方案和服務。

巴中縱橫低空飛行服務有限公司

巴中縱橫低空飛行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2月24日,公司位于巴中市,法定代表人為程飛,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是一家一家專注于低空飛行服務的企業。

公司由四川秦巴瑞陽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和深圳縱橫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其中四川秦巴瑞陽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持股82%,深圳縱橫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8%。

巴中縱橫低空飛行服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廣泛,包括通用航空服務、智能無人飛行器的制造與銷售、衛星遙感應用系統集成、智能控制系統集成、軟件開發和銷售、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和推廣等。‌

此外,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2024年新成立專門的無人機企業,但順豐旗下豐翼科技無人機、美團無人機等在2024年也加大了在無人機領域的布局和投入,在不同地區陸續開辟了多條無人機運輸航線。

寫在最后

伴隨無人機、無人車、無人船、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飛行汽車等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開始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以無人駕駛為主的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初顯成效,未來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將被重構。

作為國內首個聚焦低速場景無人駕駛技術發展與應用的行業組織,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和企業成員秉承著“共建共享,共贏共生”的理念,齊心協力把產業做大做強。在市場新風向的引領下,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已經攜手移動機器人產業聯盟、人形機器人場景應用聯盟,積極推動無人船、無人機、無人車、工業移動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的并進發展。

2025年4月1日,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N3館論壇區)舉行“2025(第三屆)無人駕駛環衛機器人技術應用推進大會”,并現場發布《2024年度中國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發展研究報告》,涵蓋政策、融資、產品、中標項目、落地項目等多角度市場分析,敬請期待!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