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體驗過的乘客反映,這些無人駕駛的巴士轉彎流暢,遇到障礙物會自動繞行,行人橫穿馬路時會緊急剎車避讓,到站時自行靠邊停。如果不是親眼看見空空的方向盤,你可能還以為坐上的是某個經驗豐富的“老司機”開的車。

記者注意到,試運行階段該車配備了一名司機在駕駛位上,這樣可以在緊急情況發生時,由人工主動進行制動處理避免危險的發生。不過由于智能駕駛系統的穩定,司機基本無需親自操縱方向盤,極大減輕了勞動強度。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巴士集團工作人員說了三個關鍵詞:“有人駕駛、試驗線路、只針對特定人群開放。”對方表示,“無人駕駛的實現,仍停留在功能和技術層面。”
深圳巴士集團媒體聯絡人羅嵐強調,目前這條線路只是處于“數據采集試運行階段”,只對一些專業人士和受邀市民開放,免費乘坐。
對于暫時不對公眾開放的原因,羅嵐表示,是因為在法律法規方面還有一定的障礙和流程,“目前這些車輛還都是臨時牌照,線路正式設立在等市政府和交管部門的批文。”
據了解,2011年修訂的《道路交通安全法》,還沒能夠把無人駕駛的問題納入考慮。根據現行法規,機動車必須由合格的駕駛員按照規定進行駕駛。

不過,這種客運巴士阿爾法巴(Alphabus)可的確是地地道道的“中國智造”。
據新華社報道,阿爾法巴所屬的中國未來新能源與智能公交系統示范項目由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深圳巴士集團發起,并由多家政府機構、高校和車企聯合打造。
未來,阿爾法巴有望在全國10個示范城市落地運營,而目前全國其他城市如北京、重慶、南京、蘇州、廣州的交通卡也能在試運行的阿爾法巴上刷卡使用。
中國目前走在了無人駕駛公交領域的最前沿,而新加坡、美國等也緊隨其后。拉斯維加斯一款處于測試階段的無人公交車,甚至取消了方向盤和剎車設計!
也許,對全世界的公交師傅來說,一個新的時代在不遠的將來真的要來了?
據媒體報道,該車配有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GPS天線等設備從而用來感知周圍環境,能夠實時對其它道路使用者和突發狀況做出反應,已實現自動駕駛下車輛檢測、減速避讓、緊急停車、障礙物繞行、變道、自動按站停靠等功能。
據資料顯示,這輛公交車滿載25人,其中有17座位,8人站立。40分鐘即可充滿電,單次續航里程可達150km。車輛運行時速25km/h,最高車速40km/h。
據記者報道,這輛公交車甚至在發車之前就體現了其智能的特點。
試乘開始時,由于人員超載導致車輛無法正常前行,待部分乘客下車后,車輛方才開始正常前行。
記者體驗過程中留意到,車輛會根據道路狀況做出相應的反應調整。當車輛行駛到拐彎處時,方向盤會自動轉動調整方向,在即將進站停靠也會提前開啟轉向燈進行變道。
在行駛過程中,車輛會因感應到周邊障礙物自動點剎、急剎。當車輛前方有行人通過時,針對這一突發狀況,車輛進行急剎減速避讓。
該系統具備人工和智能駕駛兩種模式,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切換。
目前每一臺的上路試運行巴士上都配備了一名司機,以便車輛發生緊急狀況時,司機進行及時干預操作。
試運行期間只開放了一條福保線路,一共有三個站,分別是海梁站、深巴站和福田站。目前已知的福保線路,三站收費為1元。不過,試運行期間,正式面向受邀乘客免費體驗。
說到買票刷卡,這輛車不僅具備“深圳通”卡、“手機深圳通”的常規付費功能,而且實現了全國其他城市如北京、重慶、南京、蘇州、廣州交通卡的刷卡功能,真正實現各地交通卡在深圳公交的互聯互通。
與此同時,終端設備還將具備深圳通二維碼的掃碼支付功能,乘客持手機就可享受掃碼乘車的全新體驗。
智能駕駛將全國推廣
“阿爾法巴不僅僅是一輛車,而是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我們沒有試圖把所有的技術放在一輛車上,瞄準的是公交應用和有限場景。”
深圳市海梁科技董事長胡劍平表示,“阿爾法巴智能駕駛公交系統”是以國產、自主可控的智能駕駛技術為基礎,集人工智能、自動控制、視覺計算等眾多技術于一體,“車上有7道智能化傳感器作為安全保障。”
深圳市福田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黃偉透露,為實現首款智能駕駛巴士的落地,地方政府在法律法規、交通管理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掃除各種障礙。
截至目前,搭載阿爾法巴智能駕駛公交系統的深圳巴士公交車先后在國樂科技園、南方科技大學、福田保稅區測試4個月,累計測試里程約8000公里。胡劍平坦言,未來智能公交運用關鍵還取決于數據的積累,以及與市民的互動認同和接受程度等。
對于智能公交未來運用,胡劍平描繪了這樣一個愿景:未來整個深圳道路上都行駛著智能公交,任何人在任何時間都可以使用手機招來一輛公交車,私家車的用戶越來越少,從而進一步解決城市擁堵等城市病。
“目前正計劃建設國家級的智能駕駛創新中心,希望能積累最大的路況數據庫。”
胡劍平透露,下一步將在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市光明新區、深圳市大鵬新區持續推進中國未來新能源與智能公交系統,并配合國家CBSF項目總體規劃的實施,在全國十個示范城市落地運營。
國外趕制無人公交車
由于無人駕駛公交車具有諸多優點,對城市交通系統將起到極大的有益作用,新加坡、美國等地都在加緊研發無人公交車,希望盡早投入使用,緩解交通堵塞。
BBC報道,南洋理工大學正在牽頭研制新加坡自己的小型無人公交系統,希望在2022年在五個城區投入使用。
新加坡地狹人稠,交通出行有很多限制。由于車輛限行和高額停車費等因素,私家車進入市中心成本高昂;而對于家有老人幼童或活動不便的病人的家庭來說,擁擠的地鐵并不太適合他們出行。
新加坡政府希望,推出的無人公交車能像現在的網約車一樣,用戶可以在手機上方便叫車。無人公交車運行準時平穩、路線固定、費用低廉,將是現有公共運輸體系的有力補充。
無獨有偶,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上個月開始試驗一種新型無人公交車。
據Navya公司資料介紹,這種無人公交車將不配備方向盤和剎車!
據悉,這輛車依靠GPS定位系統、傳感器和攝像頭配合工作,使得其能在繁忙的大街上穿梭自如。
不過這種新車目前僅處于測試階段,測試跑道長度為半英里(約0.8公里),該公司希望明年能正式投入運營,并樂觀估計今后每年將有25萬人乘坐這種無人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