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mo無人駕駛商業化或將推遲

時間:2018-11-28

來源:國際金融報

0

導語:28日,有消息稱,最近幾周內,Alphabet公司旗下自動駕駛汽車公司Waymo為其無人駕駛汽車增加了更多額外的安全措施,包括重新配備安全駕駛員,并安裝攝像頭監控駕駛員是否存在疲勞駕駛問題。

28日,有消息稱,最近幾周內,Alphabet公司旗下自動駕駛汽車公司Waymo為其無人駕駛汽車增加了更多額外的安全措施,包括重新配備安全駕駛員,并安裝攝像頭監控駕駛員是否存在疲勞駕駛問題。

Waymo無人駕駛商業化或將推遲

11月28日,有消息稱,最近幾周內,Alphabet公司(Google母公司)旗下自動駕駛汽車公司Waymo為其無人駕駛汽車增加了更多額外的安全措施,包括重新配備安全駕駛員,并安裝攝像頭監控駕駛員是否存在疲勞駕駛問題。而在整個無人駕駛車隊中,Waymo還為日間班次和夜間班次增加了副駕駛員,這些副駕駛員也是防止安全駕駛員駕駛疲勞的一部分。

此外,Waymo還任命黛博拉·赫斯曼(Deborah Hersman)為首席安全官——黛博拉·赫斯曼曾擔任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主席,致力于提升社區的安全性。據悉,她將于明年正式加入Waymo,負責提升Waymo無人駕駛汽車車隊的安全性,以減少無人駕駛汽車交通事故傷亡人數。

商業化進程推遲

有分析師稱,Waymo這一系列的動作,都旨在增加其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性,因為最近數起無人駕駛汽車交通事故讓其不得不警惕。

今年5月份,Waymo的一輛無人駕駛測試車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發生了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測試車與一輛本田轎車相撞,車上人員受了輕傷,事故原因由本田轎車的突然轉向造成,當時Waymo的無人駕駛汽車正在以自動駕駛模式行駛,但并未作出躲閃。

6月份,Waymo無人駕駛測試車再一次發生交通事故。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山景城附近的高速公路上,一名Waymo測試人員駕駛一輛測試車,在連續行駛一個半小時候后,安全駕駛員疑似打瞌睡,并無意中關閉了自動駕駛軟件,導致車撞到高速公路中間隔離帶。

《The Information》稱,接連幾起交通事故或許會導致Waymo推遲無人駕駛汽車商業化。

據悉,Waymo一直在為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做準備。Waymo的商業無人駕駛打車服務將于今年12月月初在美國鳳凰城正式上線,與Uber和Lyft兩大打車巨頭直接競爭,Waymo甚至還為這一服務準備了一個全新品牌。

但是,Waymo如今增加額外安全預防措施可能意味著下個月的無人駕駛商業化將推遲。

Waymo首席執行官約翰·科拉菲克(John Krafcik)在不久前的WSJ D.Live技術大會上的發言也間接印證了這一點。他坦言,現實中出現了自動駕駛汽車,但它們還遠遠沒有達到普及的程度,我們離全自動駕駛汽車普及還有幾十年。

談到Waymo的無人駕駛打車服務時,約翰·科拉菲克表示,在發布之初,他們的打車服務可能不會向鳳凰城所有居民開放,而且無人駕駛汽車會配有安全駕駛員。

無人駕駛汽車有人?

在易觀汽車分析師金羽豪眼中,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商用無人駕駛汽車內都必須配備安全駕駛員,同時這也是必然的選擇。

金羽豪解釋道:“自動駕駛技術L1級別到L3級別其實在不同程度下都需要人類的干預, L4級別可以實現車輛完全接管,但是其被要求在限定場景中;L5級別是在全部場景下的無人駕駛。”

目前,我們仍很難界定L4級別對“限定場景”的定義,這個定義可以很簡單,簡單到車場內的自動泊車,也可以寬泛到高速公路的駕駛。因此在研發過程中,如果遇到高速公路這一類場景的話,對于車輛安全的控制仍然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可是,即使是有諸多條件限制的L4級別自動駕駛,從短期來看,也很難實現。“首先,整體的交通環境還沒有實現一個最佳的狀態,5G、車聯網、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程度等都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自動駕駛的落地進程;其次,從自動駕駛技術路線來看,激光雷達量產以及成本居高的問題也讓高級別自動駕駛短期內難以普及。”上述分析師表示。

        而汽車要想達到L5級別的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仍有較遠距離,在之前配備安全駕駛員是必然的。隨著車聯網、5G環境包括交通基礎設施智能那化程度逐漸提高,海量數據打通之后,安全駕駛員才有可能逐漸被規模性的解放出來。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