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工程師研發新型自動駕駛仿真平臺 模塊化設計可充分還原駕駛狀況

時間:2019-12-26

來源:快資訊

0

導語:在過去的幾年里,原本不太相干的汽車和計算機行業中,越來越多人共同投身于新興的自動駕駛技術領域。這一領域迎來了長足發展,各種新技術乃至新產品層出不窮。在將自動駕駛汽車開上現實道路之前,首先需要確定它們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過去的幾年里,原本不太相干的汽車和計算機行業中,越來越多人共同投身于新興的自動駕駛技術領域。這一領域迎來了長足發展,各種新技術乃至新產品層出不窮。在將自動駕駛汽車開上現實道路之前,首先需要確定它們的效率和安全性。

  通常情況下,研究人員們會先用仿真平臺來培訓和測試他們的算法和模型。但眾所周知,現實的駕駛狀況非常復雜,可以說是具有無窮多的可能性,就像在繁忙的道路上偶爾一腳剎車可能導致后續數公里的堵車一樣,很難完全被算法還原出來。所以,提高仿真平臺的還原現實的能力,將決定未來道路上許多人的命運。

  近日,瑞典KTH皇家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領導的軟件開發團隊開發了一個新的聯合仿真平臺,在這方面取得了極大提高。他們在arXiv上發布的論文中詳細介紹了這個名為AD-EYE的新平臺。

  在論文《AD-EYE:早期驗證功能安全概念的協同仿真平臺》(AD-EYE: A Co-simulation Platform for Early Verification of Functional Safety Concepts)概述中,研究人員寫道:“文章論述了功能安全概念(FSC)早期驗證的必要性,詳細列舉了在產品生命周期這個階段的典型有效相關信息,并提出了一個名叫AD-EYE的聯合仿真平臺。該平臺的作用是,在工業領域,通過評估設計決策和精煉基于可重用場景數據庫安全要求的功能,暴露所有的可能性。”

  “AD-EYE解決的問題的核心與自動化駕駛的復雜性和設計中近乎無限的可能性有關,”進行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之一納文·莫漢(Naveen Mohan)告訴TechXplore。

  相較于傳統的仿真平臺,新平臺的一大特色是采用了模塊化的結構。這就避免了過去產品大多只關注任務的某個方面而忽視其他方面的缺點,研究人員可以通過模塊的更換,分別測試相關任務。與此同時,該平臺開放源代碼并且可以跑在不同的計算平臺上,非常靈活。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