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我們的生活中也能實際感受到5G技術的撲面而來,今年各家手機廠商發布的新機全部都是5G規格的,不少城市也能搜索到5G信號了。但這其實不是本期節目的主旨,我們想說的是5G技術對于未來的汽車行業同樣重要,將對汽車行業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智能化和自動駕駛是大家公認的未來汽車發展方向,但其實這兩項都離不開無線網絡通信的輔助,5G技術的高速率、低延遲、穩定性好的特點正好符合需求。換句話說5G技術從某種角度來說是未來汽車行業的基石,就像汽車想要跑得快就需要路況好的高速路一樣。
首先聊聊汽車智能化,為了更形象的比喻,我們可以簡單的把汽車的車機系統理解成為智能手機,如果現在最新的華為P40手機只能使用2G網絡,那么大家覺得這手機還能叫智能手機嗎?所以說暢快的無線網絡對于車聯網來說是基礎,不然一切都是浮云。手機沒信號是傻子,車聯網沒信號也不會聰明,究其背后的原因就要提到云計算了。
我們如今的手機非常智能好用,背后離不開云計算的功勞,因為手機處理器性能和容量的限制,我們很多數據運算并不是由本地完成計算的,而是把請求發給中央服務器上,由性能強大且有海量大數據做基礎的服務器計算后給出答案發回手機,只不過這個過程非常快大家沒有意識到而已。包括常用的智能導航、語音識別輸入、電商購物、外賣訂餐等都是依靠云計算才能獲得更精準的結果。
而云計算對于車聯網領域的重要性亦是如此,尤其汽車是使用年限比較高的產品,用戶通常使用5-10年才會考慮換車,相比手機的2-3年更換周期要久的多,車機處理器的性能一定會在幾年后落伍,而云計算可以大大緩解這個問題,海量的計算需求并不需要本地執行,只要有5G網絡就能完成數據交換,本地只需要完成數據采集和展示工作。
下面再來說說自動駕駛技術,雖然現在已經有L3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了,但我們距離L5級全自動駕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和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和高清攝像頭等傳感器的性能有關,其實更重要的是車與車溝通方式的落后造成的。
現在的自動駕駛汽車之間的溝通和人工駕駛沒有本質區別,都只能通過目視前車的轉向燈和行駛軌跡判斷它的意圖,這是非常低效的溝通方式。通過5G技術直接讓車與車之間互聯,在同一個數據平臺共享出行信息,相互告知行駛線路和行車意圖才是高效的溝通方式。
舉個例子大家可能就更明白了,如果有組車隊自駕游經驗的車友們就會知道,車與車之間通過手臺聯絡,車隊行駛時就會非常安全,頭車會把前方路況提前告知后方車輛,后面的駕駛員就能更游刃有余的做出判斷,而不是要看到前車的剎車燈或者轉向燈才做出判斷。
同理,5G技術將會幫助所有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類似手臺的通聯效果,并且是更加高級有效的,這點可以參照高鐵或地鐵等軌道交通的信號系統,絕對能大幅提升車輛通行效率。由5G技術提供車車互聯和各種傳感器的雙重技術保障,我們才能在無人駕駛技術上實現真正突破。
做個總結,我國的汽車工業落后是不爭的事實,但在新能源汽車時代實現了一部分的彎道超車。而在通信行業,以華為和中興為代表的企業讓中國5G技術進入了世界第一梯隊,當5G技術與汽車制造相結合,中國汽車工業可能真的能迎來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