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戰略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研究所不完全統計,2024年11月,國內外自動駕駛領域公開13起重要投融資事件,披露的融資總金額超52億元(匯率按1美元≈7.29元估算)。

2024年11月自動駕駛領域融資情況(根據公開信息整理,未完善之處請指正!)
以上13起投融資事件涉及國內企業11家,國外企業2家。
從融資領域來看,當月國內獲得融資的企業,大部分都是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整車企業,包括九識智能、中科星馳、主線科技、元戎啟行、清維如風,可以看到,這些企業的產品和技術集中應用在智慧物流領域,近些年,我國出臺多個政策鼓勵發展智慧物流,探索無人駕駛物流新模式,以無人配送、自動駕駛干線物流為代表的企業收到資本更多關注。
從融資金額來看,國內企業中小馬智行IPO募資金額最高,高達4.5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96億元,比原計劃超募33%。參與認購的機構除了已公開的北汽集團和康福德高,還包括小馬智行多個老股東以及多家國際頂尖投資機構。同時,廣汽資本等四家投資者以私募配售方式認購總價值約1.534億美元的A類普通股。
其次是九識智能和元戎啟行均在本月獲得了1億美元投融資,后者為長城獨家投資。
國外企業以Teleo披露的融資金額為高,A+輪融資162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超1.18億元。據了解,Teleo自稱是一家建筑機器人初創公司,通過為機械設備或車輛改裝必要的自動駕駛軟件和傳感器,實現有限條件下實現自主駕駛;目前其客戶已經從紙漿和造紙、伐木、港口物流、清理和農業等行業擴展至機場、廢物和回收、物流、倉儲等行業。
今年以來,自動駕駛領域企業上市節奏加快,前有速騰聚創、如祺出行,后有黑芝麻智能、地平線、文遠知行,均已實現成功上市;本月,希迪智駕遞表港交所沖擊港股自動駕駛卡車第一股,智駕公司福瑞泰克也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此外,還有一大批自動駕駛企業在排隊上市的路上,Momenta通過了中國證監會的境外上市備案程序,縱目科技折戟科創板后,今年3月份再轉戰沖刺港股IPO;佑駕創新(MINIEYE)10月底獲赴港上市備案通知書。
自動駕駛公司上市潮的背后,是自動駕駛行業愈加激烈的淘汰賽,如何在競爭中活下去,并進一步找到可落地的商業模式,仍是多數自動駕駛公司需要摸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