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周報】2022年Mobileye營收18.69億美元;沃爾沃投資無人卡車公司Waabi

時間:2023-02-01

來源:新戰略

0

導語:LSAD產業聯盟2023年團體標準將啟動征集; 小米汽車MS11設計效果圖曝光; 北科天繪獲1.8億元B輪融資; 濟馭科技獲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沃爾沃投資自動駕駛卡車公司Waabi; 2022年Mobileye營收18.69億美元; 芯片巨頭英特爾市值蒸發80億美元; 國內首個露天礦煤工作面無人化構建完成; 白音華海州露天礦實現無人自卸車自主運行;

行業指引 
#01 LSAD產業聯盟2023年團體標準將啟動征集

《低速無人車移動底盤通用技術條件》和《低速無人駕駛清掃車安全規范》兩項團體標準,進一步完善無人駕駛車輛標準體系,有利于提升無人駕駛車輛的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為推動低速無人駕駛產業高質量發展,聯盟即將啟動2023年團體標準征集制定工作,面向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具體事宜請關注聯盟通知。


新品發布
#02 小米汽車MS11設計效果圖曝光
1月28日消息,網上流傳出了幾張號稱是小米汽車首款車型MS11的設計效果圖,整體觀感和此前曝光的工程圖造型非常相似。但針對這一圖片,目前小米官方并沒有回應。

雷軍在去年8月舉辦的雷軍年度演講上曾表示,自動駕駛是智能電動汽車決勝的關鍵點。小米汽車的自動駕駛將采用全棧自研算法全力研發自動駕駛技術,小米自動駕駛項目第一期研發投入33億元,專屬團隊規模已超過500人。

融資財報
#03 北科天繪獲1.8億元B輪融資

北科天繪近日獲得由惠友資本領投的1.8億元投資,跟投方為國聯通鑠和泓松資本。北科天繪專注于激光雷達和航空遙感技術及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是國內具備測繪、導航兩大類高端激光雷達研制能力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此次融資優化了公司股權結構,未來將加速推進激光雷達量產和規模化應用。

#04 濟馭科技獲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濟馭科技宣布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國自動駕駛科技公司縱目科技領投,佐譽資本和漢橋資本跟投,翊宙資本和博池資產追投。濟馭科技專注于無人駕駛通用線控底盤的研發和產業化,可以滿足智能駕駛、無人駕駛的發展需求。本輪融資將用于技術團隊擴容、產品迭代、市場開拓和產線建設。

#05 沃爾沃投資自動駕駛卡車公司Waabi

據外媒報道,沃爾沃集團旗下子公司沃爾沃集團風險投資公司(Volvo Group Venture Capital AB)宣布向加拿大Waabi Innovation公司投資,以開發下一代自動駕駛卡車技術。此次投資凸顯了兩家公司共同致力于重新定義貨物運輸方式,并加速部署未來的運輸解決方案。

#06 2022年Mobileye營收18.69億美元

近期,Mobileye發布了未經審計的2022年第四季度財務信息。數據顯示,與2021年第四季度相比,Mobileye 2022年第四季度營收為5.65億美元,同比增長59%。綜合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的財報數據,Mobileye 2022年全年營收已達18.69億美元。

#07 芯片巨頭英特爾市值蒸發80億美元

1月26日,英特爾公布了最新一季財報,其在2022年第四季度實現營收140.4億美元,低于市場預期,創下2016年來最低季度營收。此外,該公司還給出了今年第一季度市場表現的悲觀指引,預計一季度營收將比預期低30億美元。據悉,1月27日收盤,英特爾股價下跌6.41%,收于每股28.16美元,市值降至1162.2億美元,市值蒸發約80億美元。

落地應用

#08 國內首個露天礦煤工作面無人化構建完成

近日,華能伊敏露天礦與慧拓合作打造的無人礦用自卸卡車全工況自動作業項目,順利通過二期階段性驗收,實現在“真無人”條件下,無人駕駛自卸卡車與電鏟進行全流程、全自動聯合運輸作業,在真實日常生產作業的狀態下連續72小時無安全員編組運輸,達成“采—運—排”全流程生產環節安全作業,同時實現安全員下車運行效率達人工駕駛效率90%以上。

據悉,此前伊敏露天礦已成為國內首批面向礦山場景,以超高計算能力為支撐,具有機器學習能力的單車智能方案案例。另外,依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慧拓自主研發的“愚公YUGONG”平行礦山操作系統,聯合國內首臺20立遠程遙控電鏟構建完成國內首個露天煤礦無人化工作面。
#09 白音華海州露天礦實現無人自卸車自主運行
日前,蒙古白音華海州露天煤礦2輛無人駕駛寬體自卸車成功實現上煤區域“裝、運、卸全程無人作業,標志著公司智慧礦山建設又取得新的突破。

據悉,該露天礦共建設5個5G宏基站 ,由中國移動錫盟分公司承建,其中露天坑上2座、坑下3座,信號覆蓋采場及卡車無人駕駛區域。 北京踏歌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負責無人駕駛車輛運輸系統硬件支持, 由1臺挖掘機和2輛寬體自卸車及協同作業設備形成無人駕駛編組 ,至此已實現寬體自卸車“裝、運、卸”全流程生產作業。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