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ymo首席執行官約翰·克拉夫奇克(John Krafcik)在電話會議上表示,除了提供無人駕駛汽車之外,還將與合作伙伴菲亞特·克萊斯勒公司推出無人駕駛小型貨車,范圍將覆蓋至鳳凰城地區及周邊100平方英里的范圍。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 Waymo于今年春天暫停無人駕駛出租車的運營。此前,Waymo在鳳凰城服務區內每周提供1000至2000次的無人駕駛乘車體驗,其中5%至10%為沒有人類司機的全自動駕駛汽車。
克拉夫奇克表示:“過去Waymo提供的無人駕駛服務為小范圍試乘,現在Waymo將采取行動擴大無人駕駛車輛的服務能力。”
此舉是Waymo通過Robotaxi創收的重要一步。Waymo今年早些時候籌集了超過30億美元的資金,主要來自外部投資。這也使得Waymo在無人駕駛商業化的發展上快于競爭對手。由通用汽車公司控股的Cruise目前也在舊金山進行Robotaxi測試,但迄今為止尚未向公眾提供乘車服務。
Waymo擴大Robotaxi服務的消息也提振了國內無人駕駛廠商的信心。無人駕駛技術公司AutoX創始人CEO肖健雄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Waymo擴張無人駕駛運營舉措的意義非常重大,說明未來全自動無人駕駛將完全成為現實,并且任何人都能打到沒有人類司機的無人駕駛車。只有在技術達到非常成熟度的時候,公司才敢放開給所有人坐。”
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樓天城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Waymo的好消息讓人期待。等疫情結束了,我要親自去鳳凰城坐一下。”
無人駕駛正在成為科技巨頭的下一個必爭之地。當前全球Robotaxi行業的頭部企業格局已基本形成,國內主要由百度Apollo、小馬智行、AutoX、文遠知行和滴滴等企業領銜,國外主要領頭企業為Waymo、Zoox、Cruise與Aurora等。
今年以來,AutoX和滴滴先后在上海嘉定推出無人駕駛打車業務,在測試路段可免費呼叫自動駕駛車輛進行試乘。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也在廣州推出類似的無人駕駛打車服務。
第一財經記者曾在上海嘉定和廣州的南沙分別試乘了AutoX和小馬智行改裝的無人駕駛汽車,駕駛員不用手握方向盤,汽車就能自動行駛到人們設定的終點位置,而且全程自動變道、減速,這在幾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盡管無人駕駛商業化仍需等待政策的放開,但肖健雄對此很有信心,他堅信未來沒有駕駛員的全自動駕駛汽車將能為出租車公司節省巨大的成本。“無人駕駛汽車的成本雖然要比普通的乘用車高出兩倍左右,但是如果賣給運營公司拿來跑無人出租,很快可以賺錢收回成本。”肖健雄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據他估算,Robotaxi將是一個6萬億美元的市場。“現在因為技術門檻較高,國內參與的廠商并不多。”肖健雄說道,“這意味著每家廠商能夠分到足夠多的市場,不存在兼并或者競爭的壓力。”
肖健雄認為,Robotaxi要真正實現商業化,還需要構建一個強大的生態系統,這個系統將由車隊運營公司、出行平臺、自動駕駛系統集成商以及整車制造商和Tier1組成。他表示:“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滴滴可能是一個特例,它既運營自己的App,也在開發自己的無人駕駛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