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晚間,玉禾田(300815)發布公告宣稱將通過全資子公司玉禾田智慧科技完成對坎德拉智能科技剩余62.35%股權的收購。收購完成后,坎德拉智能科技將成為玉禾田的全資孫公司。此前,玉禾田與德拉科技曾于2023年8月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以8000萬元受讓坎德拉智能科技34.65%股權。
根據此次簽訂的并購協議,玉禾田以3500萬元收購坎德拉智能科技65.35%股權,并將剩余34.65%股權的收購價由8000萬元下調至5000萬元,同時終止原有戰略采購條款。根據協議,坎德拉智能科技將醫療機器人事業部以505萬元剝離至坎德拉科技,而坎德拉科技對坎德拉智能科技的2995萬元負債及醫療轉讓款合計3500萬元由玉禾田直接承擔,抵銷股權轉讓款。此外,因坎德拉智能科技業績未達預期,坎德拉科技需于2025年6月30日前向玉禾田支付1000萬元補償款。
總結來說,坎德拉智能科技業績不達標,玉禾田不僅不花錢就可以收購坎德拉智能科技剩余股權,還能獲得1000萬元的業績補償款。
作為國內環衛環衛服務龍頭企業,玉禾田通過先后兩次交易來實現對坎德拉智能100%控股,旨在進一步整合坎德拉的無人駕駛清潔車技術與自身環衛運營網絡,以實現城市清潔服務的智能化升級。無獨有偶,啟迪環境也先后數次參與仙途智能的多輪融資,此后雙方逐步構建起從技術研發到商業化落地的全鏈條合作。
近些年,以玉禾田為代表的傳統場景運營方們希望通過資本與技術整合的方式,不斷加持自動駕駛科技企業,來補足自身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落地能力。

相比自動駕駛企業,場景運營方們一般有著更為豐富的行業經驗、現成的運營網絡、數據資源、政策支持等。
目前來看,無論是環衛、物流配送,還是礦山、園區,特定場景下的自動駕駛技術落地,催生場景運營方們加速從“資源持有者”向“技術賦能者”轉型,通過資本聯動、場景開放、生態共建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場景運營商們往往選擇以資本形式加持自動駕駛科技企業、實現資本深度綁定后,更有利于雙方深入開展項目合作。
例如,2019年中環協力作為跟投方參與踏歌智行A輪融資,此次投資標志著雙方從項目合作邁向資本深度綁定,中環協力憑借其在礦山工程EPC領域的資源優勢,為踏歌智行提供場景驗證與商業化落地支持。2021年雙方簽署1.8億元訂單,開創 “無人駕駛運輸代運營” 模式,通過云端智能調度系統實現多品牌車輛混行作業,單臺設備日均運輸效率提升30%,并率先在國內實現無人駕駛夜班作業。2021年9月,雙方聯合北方股份、寶通科技等企業收購北方采礦外資股份,成立“北方智行”公司。此外,中環協力通過礦山工程總包資源(如中國神華、華能集團等客戶網絡)助力踏歌智行拓展市場。
當前,運營服務方加速部署無人駕駛賽道,不止是收購和增資等形式,傳統運營服務商通過內部孵化成立自動駕駛子公司也不在少數。如:今年3月,玉禾田全資控股成立深圳玉樹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專注于環衛機器人技術研發;福龍馬集團成立全資子公司福龍馬城服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僑銀股份于2023年成立廣州僑銀數智城市有限責任公司,瞄準數字化智能化城市服務產品賽道。
與此同時,為了深度介入運營流程,獲取關鍵數據反饋,以優化產品和技術升級,近些年來,自動駕駛科技企業也開始或獨資、或合資創立專屬自己的環衛運營服務公司。特別是在環衛場景,包括云創智行、云潔科技、酷哇科技、城市之光等都早早布局智慧環衛運營服務公司。(推薦閱讀:布局運營服務,無人環衛企業謀變之路)
由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新戰略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研究所主編的《2024-2025年中國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發展研究報告》已正式發布,涵蓋細分場景市場規模、區域份額、技術水平、競爭格局、發展趨勢等分析,歡迎后臺留言了解報告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