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突破百億!博雷頓正式登陸港交所

時間:2025-05-12

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編輯部

0

導語:新能源工程機械賽道跑出的“零碳礦山機器人第一股”。

2025年5月7日,博雷頓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博雷頓”)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1333”。此次IPO發行1300萬股H股,每股定價18港元,開盤當日股價上漲超50%,市值一度突破102.51億港元,成為港股“零碳礦山機器人第一股”。

定位于新能源與智能化

博雷頓成立于2016年,總部位于上海,是國內首家專注于純電動工程機械及智能礦山解決方案的“造車新勢力”。其核心產品包括電動裝載機、電動寬體自卸車和電動牽引車,廣泛應用于采礦、建筑、物流等高耗能場景,主打“零碳化”與“智能化”雙引擎。

技術壁壘方面,博雷頓以自主研發的動力總成、電池管理系統、自動駕駛技術為核心競爭力,率先實現純電動工程機械量產。此外,公司通過“光儲充一體化”能源管理系統,推動礦山場景的綠色能源閉環,進一步鞏固了其在低碳領域的領先地位。

提到博雷頓的誕生,不得不提其創始人。

博雷頓創始人&董事長陳方明是典型的“跨界創業者”。擁有華南理工大學工程力學背景的他,早期從事新能源投資逾10年,曾任職于光伏企業晶龍集團,并聯合創立易津資本,主導投資天盛股份、盛弘股份等新能源產業鏈企業。2016年,他洞察到工程機械電動化藍海市場,創立博雷頓,以“純電驅動+智能化”切入賽道,目標是替代傳統高污染燃油設備。

2019年,博雷頓推出首款五噸級電動裝載機BRT951EV,奠定產品商業化基礎;次年于山東棗莊建立智能制造基地,開啟規模化生產;2022年發布全球首臺700kWh純電動礦卡并布局無人駕駛技術,推動礦山場景智能化升級;至2024年,公司憑借技術積累與市場拓展,獲評工信部“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市場份額躋身行業前三,完成從初創企業到行業標桿的跨越式發展。

融資歷程:7年4輪融資,估值飆升37倍

博雷頓的資本運作也展現了陳方明的投資人基因。成立至今,公司累計完成4輪股權融資,總額超14.35億元,估值從A輪的1.43億元飆升至C+輪的52.48億元,增長37倍。

其投資人名單包括:中締資本、鐘鼎資本、星航資本、湘潭財信、長江車谷、普超資本、科升創投、新業資本、NBT、大洋電機、仁發投資等知名VC、地方政府及產業方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小鵬汽車通過星航資本(Rockets Capital)參投,創始人何小鵬與陳方明的校友關系也為合作增添戰略協同效應。

在財務方面,盡管營收持續攀升,博雷頓仍面臨新能源行業普遍存在的盈利難題。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博雷頓的營收分別為3.60億元、4.64億元和6.36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2.8%。但企業毛利率并不高。從2022年的2.3%,到2023年的2%,即便是2024年也只有5.8%。三年凈虧損也分別達到了1.78億元、2.29億元、2.75億元。

將持續深化“無人智慧礦山”道路

博雷頓董事長陳方明在上市致辭中表示,未來,博雷頓將繼續深化“無人智慧礦山”方案,整合自動駕駛與能源管理系統,并拓展東南亞、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公司將通過技術迭代與全球化布局,推動新質生產力在重工業領域的落地。”

中國新能源工程機械市場規模預計2028年達1015億元,滲透率從2023年的7.9%提升至41.5%。憑借先發優勢與技術積累,博雷頓有望在政策紅利與碳中和浪潮中搶占先機。

博雷頓的上市不僅標志著新能源工程機械賽道的資本化突破,更折射出中國制造業向綠色、智能化轉型的決心。如何在規模擴張與盈利平衡中找到突破口,將是其下一階段的關鍵命題。


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5260609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